钢琴演奏的动作还有这么多学问和误区,你知道吗?
文 | 孙鹏杰
钢琴和人的身体是两种不同的物体。为了让两者产生关联,我们必须在其中加入动作。身体做出动作,钢琴发出声音予以回应,由演奏家的手将作曲家创造出来的一串串音符通过琴键表达出来。让我再提炼一下这个过程:人通过身体动作让钢琴发声。所以理解如何“操作”钢琴的核心是对运动的研究。其中包括:什么动作产生什么声音,如何使用和保留能量,什么动作经得起高压考验,什么动作能避免让自己受伤,如何随着年龄调整动作等。请注意,我用的词是“操作”,因为动作只是精通这门技艺的其中一部分。音乐、艺术和人生的学习可是学海无涯的。这就是为什么有些钢琴家缺少艺术修养,有些艺术家又需要多练点琴,而能两者兼顾的大师却很少。
今天我们在这里讨论动作及一些误区。在学钢琴的初级阶段,我们往往太过于关注钢琴的每一个琴键和弹奏琴键的手指。这并不是说手指和琴键不重要,但是他们只是一系列动作的最开始(或终止)。这其实又是个非常大的话题,但我会尝试将动作这个话题拆分成几个小类别——能产生声音的动作、能改变方向或分散能量的动作,能产生舞蹈效果的动作还有能营造声音氛围的动作。
1. 能产生声音的动作
首先,让我们来讨论能产生声音的动作。这是钢琴家毕生追求和探索的手艺,也是一个很复杂的话题,因为它会根据声音需求的不同、演奏者体型的不同、钢琴和音乐厅环境的不同而变化出无限可能。不过,我们可以从如何协调身体各关节去工作开始讨论。让我们从指尖开始往上数,我们有第一关节、第二关节、第三关节,手腕、手肘、肩膀、臀部、膝盖、脚踝和脚趾。
先从手来讨论,手指的第一关节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相对结实的。但往后,第二关节、第三关节和手腕都在不断地运动,可以各自或合作发力,起到了发动机的作用。通过指尖我们能够弹出多样的音色和触键,通过手腕帮助我们能够加强音量并将成组的音符连成乐句。手肘一般是被动的,它常常被手和手腕拉着走,有时也会被大臂推着向前,偶尔还会为了某些跑动和触键法的需要抬高手肘演奏。肩膀和手肘同样在大部分时间里是保持放松状态的,但有时候也会像手肘一样往前推。缺乏正确指导的学生常出现一种毛病——手肘像小鸟一样老是不必要地上下“飞窜”,肩膀(甚至有时候蔓延至胸廓)会做不必要的耸肩和喘气,这都是浪费能量的一种错误动作。让我们再往身体下肢讨论,臀和腿一般如扎马步一样稳定,有时腿为了让身体保持平衡会移动,甚至会往地上跺脚给上肢助力。正如我前文所述,关于动作的学问是要学习一辈子的!
2. 能改变方向或分散能量的动作
接下来,让我们讨论能改变方向或分散能量的动作。最经典的例子是钢琴家弹到最辉煌高潮的时候经常会把手甩向空中。但是我经常看到有些小朋友去刻意模仿这个动作反倒做出了滑稽的效果,原因是他们不明白做这个动作是有原因的。
当手以快速和高强度猛击键盘的时候,人会将所有能量倾注于钢琴上。牛顿的运动第三定律告诉我们,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在钢琴上“注入”多少能量,它就需要“反弹”多少能量出来。如果钢琴家的手不离开键盘,那么所有的反弹能量都会被手臂吸收,但如果手是从键盘上被反弹起来,那么能量会通过手臂向上的动作被分散。尝试一下用力拍打墙壁,然后让手“粘”在墙壁上,再尝试着让手从墙壁上反弹开,你就会明白了。一般情况下,这一类的动作其实是为了避免钢琴家在弹奏中受伤,并不是为了好看,虽然它确实有视觉效果。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业余演奏者在做这个动作时显得那么刻意,像投降一样。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做出产生如此大反作用力的高强度动作。
3. 能产生舞蹈效果的动作
说到视觉效果,这里也有点舞蹈动作的学问。舞蹈,最核心的一点就是人通过肢体将意念表达出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跳舞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哪怕是手指向天空这种简单的动作也是一种无声的语言表达。钢琴家在演奏中也会有一些自然的舞蹈动作。关于这话题,我惟一的建议是这些动作不能干扰到发声,而这又是我在业余钢琴学生中常看到的问题。
我观察到的两个最常见的动作,一个是点头;另一个动作我想我只能用以下方式来形容:“一只乌龟想把头从黏住的龟壳中挣脱出来,一次又一次,再一次,再再一次。”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实验:坐在书桌前看书,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用力点头或者像乌龟一样拼命挣脱龟壳,再或者像毛虫一样向前蠕动,这些动作是不是很干扰你阅读?那么现在尝试着这样弹琴。以我的经验来看,做出这些多余动作的原因是:学生渴望表达富有表情的音乐,但是曲子的难度远大于学生能驾驭的程度,导致学生只能借助奇怪的动作帮他发泄内心。另外一个可能性就是学生被阻止用手腕这个我们最容易表达情感的部位,所以只好开始动其他部位去释放内在的情感。
4. 营造声音氛围的动作
最后我们讨论营造效果的部分。这个话题包含了大量的方式方法,比如通过倾斜身体、在琴键上做类似揉弦的动作、抬高手腕或者整个手臂等,都可以营造出渐强的效果。我想你们已经了解我的意思了。所以我希望这篇文章有助于解答现在市面上普遍存在的一些误区,并且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慢慢思考,但不要过度思考。
- THE END -
推荐阅读
想混毕业?门都没有!中国音乐学院这个系的期末考试开启hard模式
Q:想订阅《音乐周报》?
A:请直接发送“订阅报纸”到后台。
Q:想投稿?
A:发这里 yyzb1979@163.com
Q:想合作?
A:请进入“音乐周报”微信公众号,点击下拉菜单“广告合作”键。